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

名人愛報料


海洋禮讚  港都尋鮮趣

焦桐評鑑高雄美食海鮮篇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鮮TV影音連結


    說起港都美食,海鮮絕不能缺席。高雄坐擁地利之便,各大洋漁獲在此匯聚,以最快速度被送往餐廳,化為當日桌上佳肴,鮮度卓絕。焦桐十多年來嘗遍美食,這次他將與讀者分享飲食美學,並帶領讀者一探最鮮的港都滋味。


焦桐簡介


    文學家焦桐出生於高雄鹽埕區,為「二魚文化」事業、《飲食》雜誌創辦人。他研究臺灣小吃十多年,實地考察數百店家,從飲食中思考背後的人文情懷。他所撰寫的臺灣味道三部曲《臺灣味道》、《臺灣肚皮》、《臺灣舌頭》,以及《臺灣小吃指南》等,是美食愛好者最實用的尋味指引。




高雄美食鮮字當頭


    十多年前,文學家焦桐被錯認為美食作家後,不斷有人向他拋出問題:「什麼是臺灣味道?」為了回答此大哉問,他以快樂的飲食文化學徒自居,走訪各地考察,舟車勞頓甘之如飴,只為了與仰慕已久的美食來場浪漫相遇。

    如此迷戀美食的焦桐,對於小吃情有獨鍾。「先人到台灣來,孤獨又寂寞,於是就到寺廟去拜拜祈福。慢慢寺廟香火越來越旺盛,廟埕聚集很多小吃攤,時間一久就變成我們信任的老滋味。」

  不過對焦桐來說,時興的古早味,常常只是販賣懷舊氛圍。「古早味是崇尚自然的態度,是勤懇認真的態度──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。」因此焦桐心目中的古早味,絕不會拜調味料或化學添加物為師,而是誠懇展現食材本色。

  談起他熱愛的美食,焦桐臉上的笑意擴大了幾分。「九分材料,一分功夫。所謂美食,無非是好的食材,碰到好的廚師。」而高雄美食的秘訣,優質食材功不可沒,其中海鮮表現最為出彩。

  「高雄能吃到的海產種類,遠遠超過台北。不僅新鮮,甚至會覺得,難道這些海產店老闆都是漁民嗎?怎麼會有那麼多奇奇怪怪、沒有看過的海產?」焦桐興奮地說道。儘管有時他會向餐廳詢問海產名稱,但因為過於美味,他捨不得把手上的筷子換成紙筆,所以常常記不住。

    高雄海鮮的「鮮」字更是當之無愧。臺北魚市場上會販售進口海鮮,但很多是浸泡在藥水裡的死物。而高雄靠海,餐桌上的海產常是當天捕撈,口感自然大不相同。「所以談到吃海鮮,高雄人總會有種驕傲感。」


紅毛港海鮮餐廳  從小吃見真功夫


    眾多海鮮餐廳中,焦桐偏愛三多路上的紅毛港海鮮餐廳,和小港機場附近的亞洲活海鮮餐廳。

  紅毛港海鮮餐廳老闆洪美花乃道地漁港人。四百年來祖先皆以捕魚為業,子孫血液裡都流淌著對海鮮的癡迷眷戀。洪美花每日親自品鮮,在食材挑選、保鮮和烹煮上絕不馬虎。加上她和討海人多年建立好交情,總能在第一時間取得優質海產。

  她指出,南臺灣海產品質冠於全台,甚至比日本更勝一籌。「日本牡丹蝦很貴,但口感不如南臺灣胭脂蝦。這裡的鐵甲蝦也比龍蝦更好吃。」洪美花自豪地說。「因為黑潮跟親潮在南臺灣交會,水質和藻性不一樣。魚蝦游到南部,吃了這裡的海藻後,整個脫胎換骨,特別美味!」更難得的是,如此甘美細緻的口感,價格卻很公道,因而吸引許多慕名而來的日本客。

    海鮮以「鮮」為要,師傅的保鮮功夫是制勝關鍵。「例如鮑魚要活的才好吃,但養鮑魚時,水質、清潔度和鹹度都要兼顧。所以師傅必須熟悉鮑魚屬性才行。」

  又譬如醃製蛤仔這道看似平常的涼菜,過程實則有不少眉眉角角。像是蛤仔必須先在冷水中靜化吐沙,再慢慢加熱到合適溫度,肉質才會加倍鮮美。洪美花笑著說,「其實真正的行家,就是要會吃這些小東西。」

  



亞洲活海鮮  老招牌只賣天然原味


    亞洲活海鮮老闆葉國洲也是漁村子弟。漁民捕撈的漁獲琳瑯滿目,有些甚至連漁民也叫不出名字,更不知如何料理。於是葉國洲的父親和漁民合作,負責料理海鮮。之後事業由兒子接手,至今餐廳已有47年歷史。

  葉國洲一方面延續父親手藝,另一方面也積極學習海洋生物相關知識。他甚至擁有漁民證和一艘海釣船。他拿起海釣船捕撈回來的金眼鯛,仔細說明,「冷凍的時候要套上袋子,魚眼睛不要碰到冰塊,會比較新鮮。」蟳的挑選則要看色澤,脫殼期最為肥美。而鰻魚的養殖則要模擬原本的生存環境,方法十分講究。

    店內可見金眼鯛、紅樹蜆、鳳螺、花螺、處女蟳、曼波魚、野生白鰻等來自深海和淺海的漁獲。由於魚材夠鮮美,烹調手法以呈現食材原有的鮮甜滋味為準則。「我們花樣不多,但食材好。」葉國洲自信地表示,「我們很多漁獲是直接進來、直接上桌,盡量天然原味。什麼塑化劑、起雲劑,都跟我們無關。」。





下期預告:作家焦桐的高雄美食評鑑第二輯


    繼高雄代表性的海鮮之後,焦桐將推薦另一項讓高雄人感到驕傲的經典美味,並細細分析這道美食背後的文化典故。請繼續關注!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