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

小人物大故事-南方有風 風裡有戲的味道


陳姿仰的劇場之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鮮TV影音連結

    「南風,又輕輕吹起......」南風劇團團長陳姿仰輕輕吟唱。一首〈我家在那裡〉,曾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。立足高雄的南風劇團,名稱即是源於這首歌的歌詞。「我們口號是『南方有風,風裡有戲的味道』。」陳姿仰說道。「我們在這裡創業,也在這裡茁壯。觀點從南部出發,然後往北吹,讓南部戲種風行起來。」
李國修領路  一腳踏入劇場世界
    從前高雄被蔑稱為「文化沙漠」,原是打算從事藝術經紀的陳姿仰,自告奮勇找上屏風劇團創辦人李國修,邀請他們來高雄演出《三人行不行》。合作期間,恨不得全世界都是劇場人的李國修,為陳姿仰等人上了一門以觸感引發創作靈感的課程,從此為她打開通往劇場世界的大門。
    「他讓我感覺到,原來戲劇不只靠語言,還包括創作和內在思考。那時我覺得,戲劇怎麼這麼好玩。」陳姿仰眼看屏風演出後回到北部,她心裡浮現一個念頭,「為什麼我們自己不成立一個團隊,每天在高雄都有演出?」一念之間,讓陳姿仰一腳踏入了劇場。
    1989年南風劇團成立。陳姿仰笑稱自己誤上賊船,但臉上越發燦爛的笑容,卻是她從未後悔走上這條不歸路的最佳明證。
站穩腳步  從頭學作劇場人
    劇團的第一齣戲《三個不能滿足的寓言》,改編自馬森的三齣獨幕劇,甫一推出就獲得兩廳院的演出邀約。但陳姿仰因自身劇場經驗不夠,對於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感到惶恐,因此不願接受。導演和團員們便獨立出去,成立了息壤劇團。
    看著空蕩蕩的劇團,陳姿仰反思自身在劇團的位置。「那時我想,如果


連團長都不懂劇場,要怎麼經營下去?我決定從最基層學起。」她從頭開始,舉辦工作坊,邀請劇場人來教導創作、演戲和導戲。她也在中正路成立實驗劇場,創下同時進行四齣戲的最高紀錄。而當文建會從俄國找來編導演蘇可夫,以兩個月的時間培訓台灣劇場人才時,南風則是據點之一。
    南風成立十年時,接到美國紐約新聞處邀請,前去紐約演出現代版金瓶梅。「南風把金瓶梅的故事作時空轉換,變成高雄六合路發生的一對男女愛情故事。大概是因為金瓶梅故事有趣,就被挑上。」而後南風固定每年都會推出新戲。



摸索本土戲劇的創作之路
    2008年以前,南風多以落地掃形式在社區演出。而後南風走向畫面更精緻的意象劇場。但陳姿仰發現,意象劇場雖美,但慢慢脫離了訴說在地故事的架構,所以她決定朝時事劇場發展。
  「可是時事劇場探討的議題比較粗淺,還是無法創作出具有特色的戲劇。」因此南風改向國外名作取經,翻譯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和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。「做完之後我又覺得不對勁。南風剛成立時,曾說風從南部吹。我們應該讓在地人說在地人的故事。」
  於是陳姿仰提出三年文學劇場計畫,由執行長方惠美陸續改編葉石濤自傳〈台灣男子簡阿陶〉、鍾理和〈山火〉和楊千鶴〈花開時節〉,試圖從台灣文學裡尋找在地元素。「這三年我覺得南風找到了方向,真正在為台灣人立傳。」
  最近南風更以在地生態為靈感,創作兒童劇《黑黑熊與白白花》。此外南風五年來舉辦獨行俠讀劇展,獲選劇本由劇團團員出演,藉此鼓勵新人創作。今年在高雄文化中心演出的《打蚊子》,即是第三屆獲選劇本。「南風從本來不清楚什麼叫作劇場,走過那麼多條路,最後回到這塊土地上,從這裡吸取創作養分,終於發展出台灣的劇種。」陳姿仰欣慰地說道。
    「我從來沒有後悔走這條路,甚至樂此不疲。」陳姿仰笑著說。「生活任何事件都可以變成戲劇的養分,所以我取之不盡。當你懂得享受劇場裡面的樂趣時,你永遠都覺得自己是青春的!」




2013年南風演出資訊
《黑黑熊與白白花》
演出時間:11/15 () 19:30
     11/16 () 19:30
演出地點:岡山文化中心演藝廳
《打蚊子》
演出時間:12/13 () 19:30
     12/14 () 19:30
     12/15 () 14:30
演出地點: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


沒有留言: